一,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,保護孩子的本能。
曾有人說過:孩子是憑著本能找到通往內心世界的路的。
所以,在孩子專心活動的過程中,盡量不要人為打斷、催促、干涉。
當然,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讓孩子的作息時間混亂。在重要的作息節奏上,讓孩子與大人和學校保持一致,可以減少孩子與成人世界和外界環境的沖突,有利于孩子的專注力。其他時候,要盡可能多的給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間。
二,不要給孩子太多玩具。
玩具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智力。玩具太多只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,讓孩子專注于對新奇事物的過度追求和占有欲,破壞他們的專注力??梢越o孩子一些可以用手拆裝的玩具,讓他們在研究的過程中更專注,更有創造力,對科學更感興趣。

多做多體驗,是孩子從感性認知上升到理性認知的更好途徑。而孩子會在這樣的研究中變得更加專注,也因此愛上學習。
第三,給孩子提供安靜專注的學習環境。
書桌上盡量不要放與學習無關的東西,學習時盡量不要開電視打擾孩子。
過多的干擾孩子,或者在學習過程中過多的關注,只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。
有的家長喜歡在孩子學習、作業期間噓寒問暖,給孩子加減衣服,一會兒給孩子端茶送飯;還有家長陪著讀書寫字。當他們發現一個問題的時候,馬上打斷孩子,馬上糾正。久而久之,孩子就無法專心學習了。
如果有必要的話,這些動作Z好在孩子的學習接近尾聲或者學習結束后進行。這也會幫助孩子學會如何專注于重要的事情,不被其他瑣事和誘惑所干擾。
第四,不要給孩子壓力。
壓力大,其實是外界干擾和聲音太多的結果,讓孩子的內心因沖突而失去平衡,變得無法專注于自己的事情。
有些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,這也是一種人為的干涉。另外,家長和老師保持步調一致,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為家校合作的問題而分心。
保護和培養孩子的專注力,其實就是幫助孩子排除雜念,保護孩子珍貴敏銳的直覺,讓他發揮更大的潛能。
第五,幫助孩子發現和培養自己的興趣。
當孩子找到了自己的興趣,并在學習和不斷挑戰自己的過程中,內心的需求不斷得到滿足,就會經歷一種投入流動的狀態。他們進入了身心和諧的平靜狀態,感覺敏銳,發揮了更好的效率和創造力,讓自己的潛能得到很大的開發。
我們常常驚訝于強腦程序中那些孩子驚人的記憶力和反應速度,以及他們閃電般的心算速度。這是因為珠心算的學習模式是專注和直覺相結合,使大腦不斷挑戰自身的能力。
當孩子長時間在這樣的狀態下學習,排除干擾就成了一種能力,專注力帶來的效果就能充分展現出來。